9月20-22日,浙江省普通高中“新课程·新教材”教学展示活动和高中历史“关键问题解决”专题研训活动在江山中学相继举行。我校历史学科主任叶秋鸳老师在两次活动中,分别承担了“双新背景下学科教研发展路径”介绍和“关键问题解决”示范探索课任务,并在课后进行说课。 作专题报告 在“双新”展示活动中,叶秋鸳老师作了《向学而教 研而致远——“双新”背景下浙师大附中学科教研发展路径之探》专题报告,介绍了我校历史组在学科教研探索中的经验与思考。浙师大附中历史组曾获得“全国优秀教研组”荣誉称号,是浙江省首批历史学科基地。历史学科教研活动一直秉持以“人”为中心,着眼于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,以“课堂、作业、活动”为三方阵地,取得了课堂高质量、作业轻负担和活动实效化,也促进了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。集体备课教研注重从学生出发,充分挖掘学生资源,提倡“向学而教”,并形成“磨课——上课——议课——磨题——测试——反馈——磨课”的系统模式,充分发挥集体智慧,形成团队合力。省历史教研员戴晓萍老师高度肯定了我校独具特色的团队建设,学科组浓厚的教研氛围也深深感染了省内同行。
开设示范课 本次“关键问题解决”研训活动的主题为“高中历史学科必修选修课程教学的融通”。叶秋鸳老师开设示范课《古代的商路、贸易与文化交流》。作为课程新教材背景下的一轮复习课,该课紧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,深层融通必修选修课程内容,创新教学方式,教学立意高远、重点突出、材料新颖,问题设计大气、开放、严谨。教学从学生认知水平的原点出发,找准学生知识的盲点,关注学生高阶思维的增长,同时重视学生表达输出,强调学生的全面参与和共同探究,以生为本,很好地践行了“向学而教,创建简深的思维课堂”的附中历史教学追求,也给听课老师们以很大启发。
* 听课后磨课 “双新”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新高考一轮复习,促进学生发展?如何通过一节课的持续研究,来带动老师们的深入思考?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,在我校正高级、历史特级教师陈亚利老师的引领下,示范课从确定课题开始,叶老师下水钻研,学科组全员参与,多次研讨,发挥团队智慧,确保了本课的高质量,推进了老师们的专业发展,也使我们在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时有了更多的勇气和底气。